这个题目,也许会被人认为是在抄袭,我承认,我是在抄袭。而且我承认,我的生活、那一段无法回味的经历,也是在抄袭某个人的故事。
那么,你想看的话就继续看下去,否则的话,我建议你去看一看那篇原著——相似的名字,写的比我好,也许比我还真,但那是她的,不是我的——尽管在某种程度上非常的相似。
我的性格决定了我的寂寞。我是个寂寞的人。所以,当我一旦发现了网上聊天的乐趣之后,我再不能抵御它的诱惑了。我一开始在聊天室里和很多人聊,然后开始钟情于QQ(那个时候还叫“OICQ”,以便于和著名的“ICQ”相区别。)
本来上网直奔聊天室——我去的最多的是苏聊——现在是开机必上网、上网必开QQ.不知不觉中,我的QQ里好友的数量也渐渐的多了起来。我不记得是怎么把她加入到QQ好友名单里的,反而是一个手机短消息引起了我对她的注意。在我所有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朋友/网友之中,她是唯一一个开通手机QQ的;这一点越发的吸引了我。
虽然接到她第一个短消息是在我复习备考的繁忙阶段,但本来不专心的我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个女孩子上。而且,她几乎是主动的告诉了我她的真名。
和她聊天很有意思。虽然我的手机变成了有线电话——因为我只有一块电板、只有快速充电器而没有座式充电器——但是得到的,却是很多的快乐。
以前我手机的话费因为朋友不多的缘故一直是消耗的很少,但是和她聊上了,就开始了很惊人的下降——对我而言,平均每天发20条左右的短消息是一个比较惊人的数字。可我没有一点的惋惜,甚至根本就没有计算今天我将为我的短消息将损失多少MONEY.我知道了,她是一名教师。而且是教英文的。对于正好想学英文的我来说,无疑是天赐良师。进一步加强了我对她的渴望。
然而奇怪的是,她一直都没有问我的名字。直到我用一种暗示,她才问我。
我说,我的名字和某一部名著的作者名字一样。
她说,她不会忘记的。即使真的忘了,她也可以去看看那个作家的那本书。
……
我和她侃起足球。当时正值中国队出征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。我惊喜于她竟然也喜欢足球。我和她打赌,看看到底比分是多少。结果赌了好多次。没有什么输赢,大抵上是个平局。有一次,我和她的赌注是一顿肯德基。结果她输了,而我其实也没有赢。我耍了个诡计,似乎她请我吃顿肯德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虽然我只是开玩笑,因为我知道她远在常州。
但是她同意了。我开始用一种挑逗的语气和她说话。我说,如果你不请我吃KFC,我就啃你的肉。
她说,哼!我的肉肯定比鸡肉好吃。
她几乎完全没有理睬我的挑逗。没有看到字面背后的意思,仅仅局限于表面了。
我却感到了庆幸,我开始觉得她的可爱,不想她认为我是一个很“色”的人。
后来,我说起会来常州看她,但是她说,你高兴来就来,她是不可能来苏州让我看的。她嫌累的。
而我也觉得有些冲动。这个时候说这句话是没有什么意思的。
我真正触及她的灵魂,是在一次网上的约会。她发短消息问我,是不是有空上网?
我说可以。于是直冲冲的到我一家最熟悉的网吧里去。可是意外的是,那里居然停电。然后我心急火燎的换了一家。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种着急的感觉,只记得当时自己真的是很兴奋。
那一次聊天,我们说了很多。我知道她的恋情在去年结束了。虽然她比我大一岁——其实只有几个月——虽然我一度希望自己的女朋友能比自己小,但是我不在乎这些,我只在乎,自己有没有机会。
我问她,如果有一个男孩子对她表示好感,但是这个男孩子年龄比她小,她会考虑吗?
她说,你说的是不是你?
我说,是的。就是我。
她说,不可能的。
我说,为什么?因为年龄?还是空间的距离?
她说,都有。
我沉默了。
她又说,我写了一篇文章,你去看看。
我去看了。那篇文章,就是和本文题目相似的那篇,我看了之后,既惊讶于她的才情,更被她那一段结局不完美的网恋而感动。
她曾经的一段网恋,就是结识了一个苏州的男孩,一个同样比她小,但是小三岁的男孩;而且是一个“颇为帅气”的男孩。我一开始忽略了这一点,直到现在,我才发现,原来“帅气”很重要。
呵。
她和那个苏州的男孩甚至到了谈论将来生几个孩子的地步。从文中,我看到她对自己并不是很看不起,虽然说网络无美女,但是她“虽然很平凡,但自信也不是什么恐龙”。其实她也是很自信的;和那个男孩一样。
不幸很快就开始了。那个男孩开始不理睬她的短消息和电话。她有了不吉祥的预感。很快,预感变成了现实。男孩有了新的恋人:一个比她漂亮的苏州同学。
她在文中何其幽怨!种种承诺轻易的被颠覆,无论是谁都会产生一种几乎绝望的感觉。她埋怨自己,没有一付好看的“臭皮囊”;哀怨任何承诺都是假的。
看完之后,我真的被感动了。这是一个凄美的故事。我为了回应,也在那个BBS上注册了,回复了她的贴子;并且立即动手,写了一篇自己的故事。自认为也不错的。
我开始相信,她不是一个注重外表的女孩。这样,我更加的渴望可以和她交往。因为我虽然不丑,但是个子太矮,往往一切的自卑与不幸都来自我的身材。可是,我觉得,一个经历过那样故事的女孩子,是可以接受的。后来,我才知道,我那是多么的天真、多么的一相情愿。
呵。
我开始打电话给她。那一次,我们聊了很久,现在已经忘了,那时候到底聊了些什么有趣的事情,我打电话从来没有这么久过。后来才知道,她的手机那天大约花了七、八十元钱。第二天被停机了。
我又买来IP卡。这是我第一次买IP卡。我准备和她聊天用的。因为她的声音是那样的好听,宛若春风轻拂脸上,又如秋雨散落发间。我着魔了。尽管我告诉自己,不要!但是我的思想不听我灵魂的指挥,总是很自然的拿起电话,拨打那个熟悉的号码。我知道,有一种渴望在我的心中,想听到她的声音。
由于某个原因,我的公司开始放假。我终于积攒了勇气,提出要去常州看她。我们本来说好的,元旦的时候她来苏州,我甚至已经计划好活动的内容了。但是我等不及了。那种渴望在我心中像火一样熊熊燃烧。我要见她!
当她出现在我眼前时,我并没有感到很特别。她的确不是很漂亮,但是我要的,不是外貌。而是一个灵魂——一个爱我的,我也爱的,有着共同志趣、情意相投的灵魂。
然而她的第一句话就让我凉了半截:“怎么是你呀?”一句充满“出乎意料”意味的话,让我感到,自己在她的想象之外。
去常州的前晚,她说她去逛街了。
我问,是不是又买了爱吃的QQ糖?
她说,不是。买了衣裳。
那天,我看到了她新买的衣裳。很美。我知道,那就是她新买的衣裳。似乎就是为了见我才穿的。
——可是,我让她失望了。她的衣裳,似乎也就失去了意义。
虽然那天她很礼貌的保持了客气,甚至还是比较亲密的,我一度以为自己的第一感觉是错误的;但是,很快,我就发现了自己的不智与单纯、一相情愿与自作多情。
她送我的时候,嘱咐我到家的时候告诉她一声。我一到苏州,立即就发了短消息给她。但是她没有回。其实,以前一般她都会马上回的。我安慰自己,她可能是没有看到,或者希望我尽早回到家里。
所以,我到了家,再发一条。
她没回。
我吃过晚饭,再发一条。
她没回。
我在网上流浪了一圈,再发一条。
她没回。
我坐不住了。我打电话问她,怎么不回我的短消息?
一开始电话打不通,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打不通。
她说,她没有收到。
我怀疑自己的短消息报告是不是错了,或者自己看错了?我是不会怀疑她的。
她问我,想说什么?
我说,我想问你,我是不是很出乎你的想象?
她沉默一会儿,说,是的。
她又问,你还想问什么?
我说,我以后问吧。其实我是想说点别的。
但是,她很快的说,早点休息吧,别聊了。
我只能说,再见。
——这个电话,有着从来没有的“短”的特点。
呵。
从此,她开始了音讯全无。我的短消息发过去,就有如石沉大海一般。我发了个短消息:我知道我没有你想象中那样好,但这才是真实的。我不愿随意承诺,我只能说:我和他不同。等你能接受现实的时候在联络我。但我想告诉你:我不想再玩游戏了。
她依然没有反应。
我的感觉是没有希望了。我在心中对自己说,如果你主动联络我,在一个期限之内,那我还是会一心一意的对你。但是没有。
我感到很累。真的。听不到她的声音、看不到她的短消息,我只感到自己的寂寞无边无际。
我终于忍不住,我打了电话给她。我刚刚知道自己的考试通过了,我想第一个告诉她。然而她拿起电话,只是说:最近没空呀,过几天再说吧。
我的心倏地沉到了谷底,唯一的感觉就是凉透了。我知道,我那一段自作多情结束了。我是多么的盼望考试可以通过。考试对我而言,是很重要的。但是,我告诉她,我得到了重要的,但恐怕要失去更重要的了。
再看她的那篇文章,我想,她比我幸运。至少,她曾经拥有;而我,快乐的时光竟是那么的短暂!我不想责备她,没有什么好责备的。原本就是我一个人在那里自作多情罢了。我在见她之前,其实就应该考虑好后果的:女孩对男孩的好感,外表远比什么志趣相投、情意相合等等重要的多。认识不到这一点,就注定了自己的悲剧。
我想,有了和我这样子的一段无法回味的经历,她也就会体谅/理解他的想法了。人,首先注重的,原本就是眼睛的感受。
这不是虚荣。至少不是物质的虚荣。没有人有权利去责备这种精神上的虚荣。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精神上的虚荣。
我和她——这段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的故事,让我放弃了一个信念:人,不可以一次被鱼刺哽住就从此不再吃鱼。
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何其的大!
呵!
幸好,我还有一个信念:我爱一个人,不是为了得到她,而是希望她得到幸福。
我无意标榜自己的伟大,我只是想告诉看到这里的你,我是一个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的一个平凡的人;我如今,正在为她祝福:可以得到她所钟情的幸福。
——这,或许又是一种精神上的虚荣。
二〇〇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
又及:终于可以在网上和她聊上几句,虽然很短,但是总比说不上话的好。我无法理解所有的友情都会随着见面的一刻而烟消云散。难道世界上所有的感情都是这样子的脆弱?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,在我而言,应该/只能做的,就是理解她,努力的去理解她,为她祝福——正如她为我祝福一样。
我没有一分的把握:她会回心转意,所以我想说的,我能说的,只有一句:你是个好女孩,可惜我们没有缘分。
さようなら。
二〇〇一年十二月四日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