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是一种习惯
暑假的晚上,电影《大开眼界》——“Let`s part.”(我们离婚吧)
妻子妮可目送一双儿女嬉闹着走出门,回头对丈夫说道。她眼中,没有泪水,没有犹豫,只有冷漠。…
这,就是最后的结局吗?!
我呆呆的看着,任闪烁的屏幕把整张脸映得绿莹莹的,心想:为什么要离婚呢?他们不是很幸福郎吗?郎才女貌,中产阶级,一双儿女。。。。。。心,好难受,裂开似的,为什么?
房间里没开灯,我独对电视,茫然的坐着。荧幕闪烁不停的光把屋里的一切照得半明半寐。这朦朦胧胧的世界让人觉得宁静而熟悉。
从我记事开始,每天吃过晚饭,爸爸都要出去,直到快睡觉时才回来, 说是去工作。即使节假日也不例外。长大后,虽然知道自己的家和别人的不一样,但我早已习惯了,对我来说:爸爸在家不正常,爸爸不在家才正常。而妈妈的工作也很忙。所以,家里,常常只有我一人。我既不能看电视,父母说会影响学习;也不能出去玩,父母说外人危险。 独自在家的夜晚,日光灯把一切都照得明亮亮的,好像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我,周围静得让人心慌。每当这时,我就关上大灯,只开一盏小台灯。被昏暗的台灯映得明明暗暗影影绰绰的屋子,看起来热闹多了。
无数个夜晚我都是这样度过,并因此记住了一首词:“谁共明窗独坐?我共影儿两个,灯尽欲眠时,影也把人抛躲,无那,无那,好个凄凉的我。”
其实,这样的生活我习惯了,即使孤独但很宁静。
此时的我又会到这样的宁静中,我轻轻放松四肢平躺在地毯上。〈大开眼界〉不愧是法国大导演库布里克的遗作沉闷,让人头昏眼花心也难受,我昏昏欲睡起来。
隐约间,我似乎听见有小孩的声音,抬头一看:果然有个2,3岁的小孩正在眼前跑来跑去。他是谁?怎么这样眼熟?我默默的问着自己,可还没等我想起来,那小孩竟然在我家的地板上尿起来。他一边尿还一边哭,这怎么能行!?看我找你妈来教训教训你。我转身冲向隔壁,一眼就看到邻居门上插着一大串钥匙,好熟悉的钥匙,要转动它?还是……
我的手已经不由自主的伸向它,拧开它……
门,开了。爸爸,爸爸居然在这里?而和他一起躺在床上,衣冠不整的是——《大开眼界》里的妮可?!
“铃……”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惊醒了我,原来是个梦。我松了口气,拿起电话,传来爸爸的声音。
“你妈妈出差还没回来吗?”
“没有……再过一两天吧”,我答应着,头脑中满是刚刚的梦境:对了,那不是妮可,而是隔壁的阿姨,爸爸现在的妻子。那小孩是她的儿子。
“那……来爸爸这边吃饭吧。”他的话打断了我的回忆。
“不用了”,我清醒多了,已想起那不是梦,而是我的记忆,一段真实而不可告人的记忆。。。。。。以前的事过去就过去吧。可是,现在,我不想回到那个住了近10年的家看人家脸色吃饭。“我自己做饭了。”
“哦。那……过几天我去大连,你也去吧。”
“恩,再见。”
挂上电话,再次陷入黑暗里,没有饭吃,没有人可以说话。我索性关上电视,让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和黑夜。
如果说<大开眼界>是一部我看不懂的电影,那父母之间就是一部我更看不懂,又不得不看的电影。而整部戏里,我只是一个观众,对剧情毫无影响的观众,我看着他们争吵、打架、冷战,以及其中时隐时现的第三者,听着周围乱七八糟的议论……不过,我早就想开了,早已决定不再为纷纷扰扰的别人的无法控制的事而伤心。最终,父母对我说:“为了你,我们本不想离婚,离婚了不想告诉你。以后,我们还会和以前一样对你好的。”
咕咕叫的肚子我的思维,真不该看那莫名其妙的<大开眼界>,胡思乱想这么多,影响人家心情。我终于站起来,打开所有的灯,走进厨房为自己下碗面条,同时打开电脑,拨号上网。正如我所料,面熟了,网也连上了。我一手端着面条,一手拉动鼠标打开OICQ,听着“唧唧”与“咳咳”响成一片,感觉屋里顿时热闹了,吃饭也觉得有意思。
我遨游网上,一边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,一边想着自己再不用担心爸爸莫名其妙的发脾气,不用天天看父母的脸色,不用在乎舅妈们的旁敲侧击。离婚了,我成了名正言顺的受害者,终于从“观众”提升到了参与者的位置。
我聊得正开心,突然,手机的铃声划破了屋里内的寂静。
“又上网!”爸爸不耐烦的声音吓了我一跳,“奶奶病危了,快收拾一下,和我回老家!“
“啪”,电话挂断了。
半个小时后,我已坐在去老家的汽车上。老家在5,6佰公里远的乡下。自从父母离婚,我就没回去过,算来也有4,5年了吧。不回去的原因当然是爸爸,现在,他正如我预料的一样,在我耳边絮絮的说着:“奶奶的身体从年初就不好了,我一直都没告诉你,怕你担心,耽误学习……爷爷、奶奶、姑姑都不知道咱们家的事……要是问起来,就说都好,就算了……他们年纪也大了,省得担心……”
而我,正目不转睛的盯着车窗。看着窗外的草木,黑糊糊的晃着、跳着,我的头更疼了。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东西让人头疼?唉,这样的路真不知何时才是尽头……忍忍吧,忍过了,什么都好了。
中午,我们终于到了老家。
车门一开,我就被亲戚们拥进了屋,耳边亲戚们乱纷纷的议论声问询声合成一锅粥。
“老大(我爸爸),多孝顺呀,大老远的专门赶回来……”
“这是老大的女儿吧,都这么大了。”
“妈妈怎么没来,工作忙吗?”
我习惯性的微笑着。真相和他们没有多大关系,最多不过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的。何况我正在想要怎样对付奶奶。这么多年了,她是不是也猜到些了?我该怎么办呢?
环顾四周,有人在相互问候,有人呆坐着。屋内烟雾缭绕,让一切显得更加嘈杂忙乱。我走进里屋,想安静一下,不经意的抬头一看,眼前竟是奶奶的遗照!
这里是灵堂,奶奶已经……
黑白照片中的奶奶依旧那么慈祥,看着奶奶久违而熟悉的笑容,我仿佛回到了儿时,仿佛回到了奶奶身边:奶奶从小把我带大,奶奶为我作椅垫,奶奶迈着小脚带我上街,平时舍不得吃,舍不得穿的奶奶总是想我需要这,需要那……多少年来奶奶的爱就象阳光一样永恒的暖洋洋的。而我,长大的我是不是早已变了很多很多……
“奶奶平时最想你,怎么这多年也不回来看一眼?”一旁的姑姑哭着问我,“你妈妈还好吗?怎么电话也不通一个!?”
“她平时学习忙,没时间嘛,她妈妈工作也不闲,总出差。”爸爸走上来,答道。
姑姑拉着我的手,抽泣着说:“奶奶走,只有你没看上最后一眼……奶奶临走时还让我嘱咐你……‘要多听父母的话’,记住呀。”
我点点头,眼泪顺着面颊流下来,一种难以抑制的悔恨和愧疚涌上心头。这一切是我的错吗?我真的做错过什么吗?怎样才是正确的?!所谓亲情,所谓家庭就是这样吗?!我趴在姑姑的身上呜呜的哭,爸爸和亲戚们围上来七手八脚的劝开我们。
傍晚,我独自站在老家的小河边。老屋里的亲戚多得我没地方下脚,只好出来走走。灰蒙蒙的天边,阳光正在缓缓的消逝。自己的心乱乱的。刚刚的痛哭恍然一梦,一切还是老样子,一切还要继续。可是我有一种感觉,觉得自己该做出一些选择。生活有些问题。生活不应是这样的,即便已经成为一种习惯。我已经长大了,有些事该选择该改变……
但是,这问题到底是什么?要如何去选择?结果又会如何?我,不知道。一切就如脚下的暮色沉沉的河水般难以掌握。
夜,穿着黑色的丝袍悄悄落入人间,用黑暗把一切掩盖得完美无缺。我只看到河中自己倒影被夜色勾勒得无比清晰……
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许多不如意,有些人终日耿耿于怀,有些人学着淡忘。不能忽略的是我们一样拥有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。能让我们快乐起来的只有自己。生活就像一个一个的糖果盒子,上帝每天允许我们打开一个盒子,既使今天的盒子里是空的,那么还有明天。每天早上起来,想着即将打开的盒子,不论里面有没有糖果,只要那份希望还在,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?明天,也许就有甜美的糖果… 那么,只为自己生活 小唐,你可也回来了 我最亲爱的
也许我可以承诺的是
今年的新年
你会打开一个大大的
糖果盒子~ 咳,这下人全到齐了! 当一切成为习惯……
算是幸运还是不幸? 很多的事情是会消耗人的热情的,但生活本身并不麻木
恶魔的号角再美妙也只是堕落的开端,别累着了心,等
习惯成自然,那是很奢侈的。 自然了就是生活。生下来就要活。 当记忆总有一天会被时间冲淡,当习惯已经成为自然,让生活再次充满生机的也许只有改变一下自己和周围环境。
页:
[1]